首頁 |
|
【回眸拾憶 薪火相承】誠信創新鑄精品(一)
【編者按】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能否繼續交出優異答卷,關鍵在于有沒有堅定的歷史自信”,強調“歷史認知是歷史自信的重要基礎”。這一系列重要論述,既是治國理政的理論方略,也是強企富工的精神源泉。為堅定歷史自信、筑牢歷史記憶、傳承企業文化,中鐵上海院推出“回眸拾憶 薪火相承”系列專題,重溫自1953年成立以來我院的創業奮斗史,感悟初心使命、凝聚奮進力量。
大地寬廣、經緯通達,我們以力拔山河的氣概,譜寫壯麗詩篇、唱響時代華章。本期開始,讓我們一同領略中鐵上海院以奮斗者之姿,堅定理想信念、永葆初心本色,躬身踐行工匠精神,為建設交通強國、成就美好生活所筑造的部分精品工程。
津浦鐵路
津浦鐵路,民國元年(1912年)11月全線通車,北起天津,南至江蘇浦口,全長1009.48公里(1973年5月南京長江大橋通車運營,終點改至南京,全長1015.2公里)。
津浦鐵路是中國近代繼京漢鐵路之后,第二條重要的南北鐵路干線,入選“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津浦復線(徐州至浦口段)】
解放后,隨著國民經濟發展,津浦鐵路運量急劇增長,原有線路通過能力有限,列車經常堵塞。為此,國家批準修建津浦復線。
津浦復線(徐州至浦口段)由我院參與勘測設計。1958年11月,津浦復線分徐州至蚌埠段和蚌埠至浦口段兩段施工。1961年,兩段均因縮短基建戰線而停工。
1964年,津浦復線復工,在施工中采取“建成一段,交付運營一段,關鍵地段先修先通”的施工方案,使部分區段陸續通車。1978年5月,津浦復線全部竣工交付運營。
津浦復線的通車,極大提高了當時沿線煤礦的生產運輸力,促進了進口貨物和其他日用工業品的流通,對沿線城鎮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滬寧鐵路
滬寧鐵路,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建成,自上海至江蘇南京,全長311公里。
滬寧鐵路是華東重要的鐵路干線,被稱為華東一通道,是中國最早建設的鐵路干線之一,催生了我國第一區域經濟板塊——長三角走向繁榮。
【滬寧復線】
解放后,滬寧鐵路雖多次進行技術改造、延長股道及改進信號設備等,但仍不能適應運量增長的需要。因此,修建滬寧復線勢在必行。
滬寧復線屬全國路網骨干鐵路,設計標準為國家Ⅰ級鐵路,自黃渡至堯化門,全長276公里,初步設計后交我院分階段進行優化修改。該工程在“邊設計、邊施工”情況下進行,于1958年9月全線開工。1961年7月,因國家壓縮基本建設而中斷,累計完成復線37.67公里。1963年,鐵道部繼續進行部分復線建設,截至1971年末,復線鋪軌86.3公里。
1972年,因滬寧鐵路運量迅速上升,線路通過能力、貨場規模及運營設施均不足,滬寧復線復工續建,由我院重新進行設計,于1987年完成全部施工圖。1988年,滬寧復線全線竣工通車。
滬寧復線的建設,提高了線路通過能力,增加了貨物運輸量,對沿線城市經濟、文化和社會交流提供了極大幫助。
滬杭鐵路
滬杭鐵路,清宣統元年(1909年)修建,自上海至浙江杭州,全線長186.2公里。
滬杭鐵路與滬寧鐵路相連,并與浙贛鐵路、湘黔鐵路和貴昆鐵路等共同構成了我國中南部地區的一條東西向鐵路干線,是國家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滬杭復線】
解放后,滬杭鐵路雖經大量維修及改造,仍不能滿足需要。1974年,滬杭鐵路單線能力已達超飽和狀態,而沿線客貨運量仍不斷增長,因此需要修建復線。
滬杭復線技術標準為國家Ⅰ級鐵路,是從上海樞紐起經南新環線至杭州樞紐的雙線工程。初步設計后交我院分階段優化修改,于1990年完成全部施工圖。
滬杭復線工程分期實施。1974-1977年,先建成艮山門輔助編組站、7個會讓站及3個站的增延股道以緩解運能嚴重不足。1978-1986年,開通區間復線36.5公里。1986年,修建了滬杭外環線工程。1987-1991年,滬杭復線作為鐵道部鐵路建設“中取華東”主戰場之一,共開通復線163.8公里。1991年12月,滬杭線區間雙線全部修通,全線長200.3公里。1991年12月25日和27日,分別在石湖蕩站和長安鎮站舉行滬浙境內滬杭復線通車典禮。
滬杭復線的建成,進一步提高了鐵路運輸能力,使上海到杭州的行駛時間從四小時縮短到三小時以內。
【南新環線】
1958年,為分流滬杭線上海至莘莊段和真西支線的貨運列車對數,解決滬杭鐵路對上海市區交通干擾,上海市要求修建南新環線。
南新環線起自南翔編組站到達場,經封浜、諸翟,在新橋、莘莊間與滬杭線接軌,全長26.048公里,為Ⅰ級干線,由我院設計。整個工程經歷三上兩下的反復,設計文件也幾經變更。1960年2月第一次開工,1961年7月因基本建設縮短戰線而停建。1961年11月第二次復工續建,1962年2月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再次停建。1964年11月第三次復工續建,全線于1970年10月正式投入運營。
【滬杭外環線】
為緩解滬杭鐵路市區段22處道口交通嚴重堵塞和鐵路運能嚴重不足的矛盾,改善上海的投資環境,使上海市民出行更加便利,1986年,上海市決定興建滬杭外環線,并將其列為上海市15件實事之首。
滬杭外環線起自上海新客站,經上海西站,沿南翔站南側向西行接入南新環線封浜站,自封浜站至滬杭線春申站間線路利用南新環線線路,全長41.5公里。滬杭外環線線路等級為Ⅰ級次重型,一期工程由我院設計,于1986年5月2日開工興建,當年12月28日竣工,12月29日剪彩通車。
以鋼筋鐵骨,編織祖國錦繡河山。中鐵上海院人以實干書寫輝煌,用奮斗鐫刻榮光。